東京大學准教授 美日峰會明天登場 台灣議題料深入著墨 于維寧

拜登(Joe Biden)就任總統後首度的亞洲行,在結束3天2夜的南韓訪問行程後,今天搭乘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預定傍晚將近5時(台灣時間4時)飛抵東京橫田美國空軍基地。有學者表示,拜登明天將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並發表聯合文件,內容可能對台灣議題深入著墨。

明天上午10時拜登將造訪皇宮,會晤日皇德仁。明天上午11時起,拜登將在東京赤坂的迎賓館與岸田文雄舉行高峰會談。這是兩人首度面對面高峰會。

日媒報導,拜登與岸田明天預定將東海、台海的議題與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一併探討,表明美日有必要加強合作,並將此事明確載入高峰會後的聯合文件。

針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、中國大陸霸權主義行動等國際局勢,拜登這次訪日有意再度確認「擴大嚇阻」。美日一致認為,世界上不論何處,絕對不能容忍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,美日將加強嚇阻力與應對力。

日媒報導,預料岸田在高峰會上將表達日本會加強防衛力(國防力),岸田也將就美國守護日本的「擴大嚇阻」強化一事,與拜登交換意見。

有關「擴大嚇阻」,東京大學准教授(副教授)佐橋亮今天上午在日本放送協會(NHK)政論節目「日曜討論」上指出,美韓之間要擴大嚇阻力,主要是針對北韓,而美日之間很明顯的,焦點就是在台灣議題。

佐橋說:「美方對於台灣議題懷有焦躁感,尤其是美軍方面的焦躁感很強烈,在2020年代能做多少算多少,如果不趕緊先做好,後果難以設想。」

他表示,包括媒體等都報導,23日美日高峰會後的聯合文件有關台灣議題將寫得相當深入。

他還說,對於台灣議題,美日自去年以來一直在協商,這次要發表美日聯合聲明,將會是具有很強力道的訊息。美國希望更進一步協助台灣,在美國描繪的大藍圖中,美日位居重要位置。

學習院大學教授江藤名保子在NHK政論節目「日曜討論」上被主持人問及「擴大嚇阻」一事。她表示,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不排除動用核武一事,這使得美國高度關注,必須思考俄羅斯的核嚇阻力。同樣的情況如果反映在台灣,中國大陸可能也想運用核嚇阻力,實際上中國大陸可能也在研議此事。

她說,在這種情況下,美日正努力打造力阻那樣情況發生的環境,而中國大陸將在觀察之後思考出平衡點,一般來說,實際上目前中國大陸要武力犯台變得更難了,中國大陸正思考還有何種方法,譬如用「灰色地帶」和平的手段去動搖台灣。

她說,現在是中日關係首度必須很認真討論核武問題的時候,今年是中日建交(日本稱日中關係正常化)50週年,也可能是中日關係的重大轉換期。

拜登在日本將待到24日。明天下午1時30分舉行美日外交、經濟部長會談(2加2會談),之後的美日聯合記者會拜登與岸田將一同出席。

明天下午4時15分,拜登將在東京六本木出席他倡議的「印度太平洋經濟架構」(IPEF)記者會。明天晚上7時,拜登將出席岸田在東京白金台八芳園辦的歡迎晚宴。

拜登24日上午10時20分,將出席在日本首相官邸(行政中心)召開的美日印澳「四方安全對話」(Quad)峰會。

責任主編:于維寧

資料來源:Yahoo奇摩(即時新聞)

CNN 【俄烏開戰/不斷更新】俄烏戰爭進入拖延階段 美媒:俄每天花約9億美元 已耗一年軍費 普丁

俄羅斯烏克蘭2月24日開戰,戰事迄今未歇。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(Oleksiy Reznikov)表示,俄烏戰爭正進入「拖延階段」,此時俄羅斯軍隊企圖完全掌控烏東和烏南地區。美媒指俄羅斯每天花約9億美元 已耗一年軍費。

俄羅斯前將領與評論員,都異口同聲說俄烏大戰,對四可楚歌俄羅斯將更不利;美國新聞周刊報導,軍事新聞網站「特戰部隊報導」(SOFREP)總編輯史普恩茲(Sean Spoonts)估計,俄國每天為這場戰爭花費約9億美元。兩個半月以來已經消耗完一年的軍費。

【俄烏新聞專輯】【俄烏新仇舊恨懶人包】【不斷更新5/10前進度回顧】

俄烏情勢今2022/5/18最新情況:

烏克蘭

烏克蘭防長:戰爭進入拖延階段 俄軍擬掌控烏東、烏南

烏克蘭前總統葬禮 澤倫斯基夫婦公開致意

俄羅斯

亞速鋼鐵廠守兵投降 遭俄俘恐被判死刑

「全世界都反對我們」 俄前空防司令:烏克蘭戰爭情勢對俄將愈來愈糟

「俄羅斯已四面楚歌」 俄評論家警告:戰爭局勢將每下愈況

國際反應

國際刑事法院歷來最大調查團赴烏克蘭查俄軍戰爭罪行

洩漏烏軍位置 CNN記者見證間諜遭活逮

這個世界需要新的卓別林! 澤倫斯基坎城影展演說全場動容

芬蘭、瑞典正式提交加入申請 北約秘書長:歷史性時刻

俄烏情勢2022/5/17最新情況:

烏克蘭

奮戰死守多日 260多名烏軍撤離亞速鋼鐵廠

馬立波遭困逾80天 守軍家屬籲土耳其、中國大陸協助撤離

烏克蘭擊退入侵蘇米州俄軍 撤換領土防禦部隊司令

俄羅斯

普丁:北約若在芬蘭瑞典擴大軍事設施 俄將回應

俄羅斯宣布:退出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

國際反應

北約證實邀喬治亞參與6月峰會 料激怒俄羅斯

俄國入侵烏克蘭掀憂 芬蘭國會批准申請加入北約

2022/5/16重點看:

烏克蘭

烏克蘭抵禦俄國攻擊頓巴斯 哈爾科夫反攻獲進展

美駐烏大使館:烏軍已在前線部署美援榴彈砲

烏克蘭亞速鋼鐵廠上空白光四射 疑遭磷彈攻擊

俄軍撤出哈爾科夫 兩天然氣配送站恢復運作

俄羅斯

俄國:瑞典芬蘭試圖加入北約是重大錯誤 將反制

俄國侵烏引爆外商出走潮 雷諾出售資產給俄政府

普丁警告芬蘭加入北約將是一個「錯誤」

俄國一年軍費打完了! 俄軍每天在烏克蘭消耗268億 拖垮經濟

國際反應

繼芬蘭後 瑞典宣布申請加入北約

麥當勞俄國850門市全關 退出市場結束30多年營運

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牽動宗教 東正教深陷分裂

論俄烏衝突 前英相布萊爾:普丁認知脫離現實

俄烏衝突未歇 北約承諾無限制向烏克蘭提供軍援

2022/5/15重點看:

烏克蘭

俄羅斯4枚飛彈襲擊烏西軍事設施 逼近波蘭邊界

烏克蘭外長與布林肯會面 稱武器正絡繹於途

澤倫斯基:烏東頓巴斯地區情勢仍非常艱困

美共和黨參議員代表團訪烏克蘭 支持抗俄

俄羅斯

俄:駐美外交官受暴力威脅 美情報部門試圖滲透

俄議員威脅:核彈打到英國僅200秒 擊中芬蘭10秒

俄指控西方發動全面混合戰 致力拉攏中印抵擋制裁

克宮:普丁認為芬蘭結束軍事中立是場「錯誤」

國際反應

土耳其反對芬蘭瑞典入北約 烏克蘭奪回逾千聚落

2022/5/14重點看:

烏克蘭

烏克蘭軍情首長曝普丁罹癌 年底前會戰勝俄國

烏克蘭反攻 澤倫斯基:至今已從俄軍手中奪回1015處聚落

俄軍渡河受挫 烏克蘭防長稱還有好幾周惡戰

烏克蘭:具戰略重要性 將為奪回蛇島奮戰到底

俄入侵後首次 烏克蘭審判21歲俄軍犯戰爭罪

俄羅斯

普丁:芬蘭現無安全威脅不該放棄中立

俄軍裝甲部隊渡河遭伏擊 烏軍炸翻73輛軍車

私密音檔外流!俄羅斯寡頭洩露普丁「血癌病情嚴重」 遭偷錄音11分鐘

烏克蘭戰爭以來美俄防長首次談話 俄強調「是美方提議的」

國際反應

俄侵烏戰事進第3個月 G7聲明:不承認俄國以武力改變邊界 承諾支持基輔

芬蘭終於決定加入北約 邊境居民鬆一口氣

烏前線驚見台灣戰術背心 專家:品質有口碑

喬治亞分離地區南奧賽提亞:7月舉行入俄公投

2022/5/13重點看:

烏克蘭

烏克蘭稱打擊俄軍補給艦 家屬求撤馬立波傷兵

烏克蘭戰事不止 聯合國統計已逾600萬人出逃

俄羅斯砲轟烏克蘭北部學校 3死12傷

被迫挪83億美元國發資金抗俄 烏克蘭向國際哭窮

俄羅斯

俄士兵不想躺棺材 拒絕再度部署烏克蘭參戰

又一俄艦受損 傳遭烏克蘭軍方襲擊起火

俄軍射殺2烏克蘭無辜民眾 冷血影片曝光

戰火延伸到太空 美軍:俄羅斯頻頻干擾GPS系統

國際反應

歐盟擬提6兆元計畫 2027年停止進口俄羅斯能源

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 優先調查俄軍在基輔等地所涉戰爭罪

力挺烏克蘭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10億歐元相助

芬蘭確定要加入北約瑞典考慮跟進 盟國看好互惠互利

2022/5/12重點看:

烏克蘭

烏軍吹起反攻號角 收復哈爾科夫多座村落

烏克蘭關閉關鍵管線 Gazprom:俄輸歐天然氣減1/3

烏克蘭提議交換俄戰俘 亞速鋼鐵廠傷兵可望脫困

俄羅斯

俄羅斯以牙還牙 制裁31家西方能源公司

芬蘭要入北約 克里姆林宮:威脅俄羅斯安全

普丁搞意識形態 波蘭總理:比希特勒、史達林更危險

國際反應

日歐領袖會談 齊聲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

立陶宛認定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 全球首例

芬蘭總統:加入北約不為對付誰 普丁應照照鏡子

2022/5/11重點看:

烏克蘭

烏克蘭暫停關鍵管線 俄國輸往歐洲天然氣量下降

俄軍猛轟烏東伊久姆鎮 瓦礫堆下發現44具平民屍體

俄勝利日吞不下馬立波 亞速鋼鐵廠高掛烏克蘭國旗

俄羅斯

俄羅斯國防部:擊退烏克蘭收復蛇島反攻

俄國兩記者勇敢發布文章 痛批普丁入侵烏克蘭戰爭

國際反應

喬治亞分離地區將公投加入俄羅斯 就等莫斯科訊號

聯合國:估計超過800萬烏克蘭人在國內流離失所

俄人權理事會成員資格遭停權 聯大選出捷克遞補

2022/5/10重點看:

烏克蘭

亞速鋼鐵廠仍有1000多烏軍死守 數百人受傷

戰爭目標升級 烏克蘭外長:轉向全面解放俄佔領土

以團結回應普丁 馬克宏推政治共同體接納烏克蘭

歐洲理事會主席無預警訪問烏克蘭敖德薩 遇俄空襲急避難

俄羅斯

二戰勝利日普丁大閱兵 英防相批仿效法西斯主義

普丁: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行動 無疑將達到成果

國際反應

俄入侵重傷烏國農業 歐銀:烏今年經濟將萎縮3成

法國:歐盟禁運俄羅斯石油制裁 本周可達成協議

拜登簽署烏克蘭版租借法案 加速增援武器對抗俄羅斯

追究俄罪行 數十國要求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特別會

資料來源:Yahoo奇摩(即時新聞)